毛囊炎的病因是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。毛发的牵拉、摩擦、搔抓引起的损伤,皮肤的浸渍,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。本病好发于头部、项部、臀部、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,且有复发倾向,常多处发生,性质顽固,迁延难愈。
一、毛囊炎的病因在中医学认为,多是湿热内蕴,郁于肌肤所致;或因素体虚弱,腠理不固,外受热邪,蒸肺系,蕴结肌肤,郁久化热,热盛肉腐成脓,脓毒流窜,相互贯通,卫外不固,外感热毒;或因皮肤不洁,复遭风毒侵袭,风外搏结所致。其临床常见的证型有:
1.湿热型:证见臀部或四肢有散在的红色丘疹,肿痛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苔薄黄,脉弦。
2.阴虚型:证见素体虚弱,面色苍白,舌质淡或红,脉沉细。
二、现代医学研究,毛囊炎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,偶有表皮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。初发时常为散在性,形状如同米粒大小,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,其贯穿毛发,周缘有炎性红晕,随后迅速变成脓疱,但不互相融合。脓疱破裂或拔去其中毛发时可排出少量脓液和血浆,但局部炎症逐渐消退后不留疤痕。
毛囊炎好发的群体:
1、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,多因抓搔,皮肤受损,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,而引起炎症。
2、或与职业,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。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,或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,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,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。
毛囊炎好发于头部,而其他有毛部位也可波及。由于毛囊炎的发病部位不同,因此所表现的形式也各异,如生在头部的毛囊炎,后可出现米粒至指甲大的脱发斑,而且患处不再生发,这通常称为秃发性毛囊炎;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,其深部相互贯通而融合成片,称为穿凿性毛囊炎;如毛囊炎发生在枕部,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头状硬结,称为乳头状毛囊炎或枕部硬结性毛囊炎。
虽然毛囊炎的病因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有不同范畴的解释,但并不冲突,分别从内部机体环境、外部致病原二个方面指毛囊炎发病机理,为科学治疗指明了方向。
备注:网上预约免医生挂号费50元,到院无需重复挂号,享优先就诊。